一. 填空題 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將課程學習內容劃為 運動參與, 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五個學習領域。 2. 原《體育教學大綱》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指導思想是增強學生體質,而后者則以 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 3. 體能要素包括與 健康有關的 體能要素和 與運動技能 有關的體能要素。 4. 制訂運動處方時需充分考慮運動的 次數(shù),強度和時間三個要素,使體育鍛煉更加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5. 199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維也納宣言》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它們是合理膳食,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全的心理。 6. 皮埃爾•顧拜旦是第二 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7.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 身體練習 為主要手段、以增進 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它是對原有的體育課程進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標的一門課程。 二. 問答題 1. 教師制訂教學方案時,選擇教學內容要符合那些要求? 答:(1)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年齡和性別特征;(2)運動形式活潑,能激發(fā)學習興趣;(3)具有健身性、知識性和科學性;(4)對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有較強的實效性;(5)簡單易行。(6)為了適應學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對一些競技運動項目進行適當?shù)母脑欤绾喕?guī)則、降低難度等。(7)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學生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或其他有條件的地區(qū),還應該挑選、整理一些民族民間體育活動項目引入課程教學,以增加學生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 2. 如何對教師專業(yè)素質進行評價? 答: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評價,應包括對教師職業(yè)道德、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的考核評價。 (1)職業(yè)道德主要是指教師的敬業(yè)樂業(yè)精神以及對學生的熱愛和尊重。 (2)教學能力主要包括對《標準》、教學內容的領會和掌握程度;對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掌握及運用程度;從事體育教學必需的基本技能;激發(fā)和保持學生運動興趣、促進學生形成體育鍛煉習慣的能力;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及開發(fā)和運用體育資源的能力等。 (3)教育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3. 試述如何對體育設施資源進行開發(fā)? 答:1)發(fā)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 體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種功能,例如:欄架可以用來跨欄,也可以用作投射門,還可以用作鉆越的障礙等;利用跳繩可以做繩操、斗智拉繩等。只要轉換視角和思維方式,就可以開發(fā)出常用器材的許多新功能。 2)制作簡易器材 各地學?梢越Y合本校實際,制作簡易器材,改善教學條件。例如:用廢舊的鐵锨桿、鋤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廢舊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欄架,用廢舊足球、棉紗和沙子等制作實心球,用廢舊的棕墊、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塊制作起跑器,用樹樁制作"山羊",用磚頭水泥或石塊砌成乒乓球臺,用磚頭、木板、竹竿代替球網(wǎng)等。 3)改造場地器材,提高場地利用價值 可以把學校成人化的場地器材改造成適合中小學學生活動的場地器材,例如:降低籃球架高度,降低排球網(wǎng)高度,縮小足球門,縮小足球、排球、籃球的場地等。 4)合理布局學校場地器材 學校場地器材的布局,應當既要滿足教學的需要,還要滿足課外體育活動和校內比賽的需要;既要方便組織,又要方便教學活動;既要確保安全,又要保證學生有地方活動;要形成相互依托、互為補充的多功能活動區(qū)。 5)合理使用場地器材 應當根據(jù)本校和周邊環(huán)境,合理規(guī)劃、充分利用空地,使學生能進行安全、適宜的體育活動。學校要加強場地器材和周邊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場地器材使用率,同時要加強場地器材的保養(yǎng)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財力、物力,使每一件設施都能起到盡可能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