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四冊第七單元第十八課《鳥島》。
課文通過形貌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運動的情況,報告我們?nèi)伺c鳥是朋儕干系,開端舉行掩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分為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先容了鳥島的地理位置和名稱,第二自然段寫了每年春天鳥兒飛到島上安家的景象,第三自然段寫了六月島上成了鳥的天下,第四自然段寫游人都很愛鳥。文章語言流通、筆墨柔美、層次明白,得當朗讀、背誦,同時先容自然知識時滲透排泄了環(huán)保教育。
依據(jù)課文的特點在講授計謀與方法的選擇上,我們以到場、互助、探究、體驗為特性,創(chuàng)建和形成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動地、富有本性地學習。通過建立寬松調(diào)和的學習情境,引發(fā)學生朗讀和學習的興趣,造就學生的題目意識。在講授中,器重講授中的操縱與運動,勉勵學生自動積極到場,造就學生自我反思、自主調(diào)控本領,給學生提供自我體現(xiàn)的時機,造就學生質(zhì)疑問難精力,勉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使講堂成為學生頭腦活潑、情緒交換、展示自我的場合。
因此,我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通過品讀課文體會鳥島鳥多、鳥窩多、鳥蛋多的特點。
情感目標:憑借語言和圖片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自覺地愛鳥護鳥,樹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依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鳥島成了鳥的世界;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教學難點是從朗讀中體會鳥島的熱鬧,鳥島是鳥的世界。
教學時間安排為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本課9個生字;初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初步認識鳥島。第二課時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通過品讀課文了解鳥島的特點。
以下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節(jié)課我們以讀為主,以導游的介紹為主線,以朗讀、表演、說話、寫話等形式為輔進行教學活動。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同學們,在這美麗的季節(jié),我們游覽了臺灣的蝴蝶谷,和傣族人民共度了難忘的潑水節(jié)。昨天我們又到神奇的鳥島轉(zhuǎn)了一圈,好多老師都想去鳥島看看呢,鳥島在哪兒?課件展示海西皮鳥島。目的是學生進一步了解鳥島的地理位置,對鳥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二、以讀為本、理解品味
1、重視朗讀,讀中感知
《新課標》中強調(diào):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課堂上我們注重學生多種形式的朗讀,個讀、品讀,引讀,齊讀。學生在匯報交流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鳥很多和窩多時,對“各種各樣”、“鳥的世界”“密密麻麻”等詞的理解,如果僅僅追求字面上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在這里,我們就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充分的朗讀,獲得感知印象,并通過直觀的畫面和動手畫畫,心有所悟,豁然開朗。這也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鳥多得神奇。
另外,在交流鳥蛋多時,讓學生抓住鳥蛋的顏色體會蛋顏色之多、品種之多等,并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讓學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感受語言的鮮明性、生動性、形象性,體會到隱含在文章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
2.重視積累,豐富詞句
《新課標》把“豐富語言的積累”寫進了教學目的,這既是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強的針對性。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是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積累“聞名中外、陸續(xù)、密密麻麻”等詞語,通過“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和“因為……所以……”句式填詞,補充句子,讓學生體會句子特點,背一背,加強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積累這些好詞佳句。拓展練習中,我們也設計寫標語、畫宣傳畫、讀背有關鳥的成語等,這些都豐富了學生的詞句。相信,如果每節(jié)語文課,我們都能設計這樣一些積累,學生日后將終身受益。
3、利用課件,加深體驗
因為學生都沒親自去過鳥島,感受鳥島的神奇就很難。于是,我們從網(wǎng)上查找、下載了大量鳥島的圖片,并把這些圖片分類整理,與課文中的重點句結(jié)合起來使用,幫助學生理解了文中的重點句,例如鳥的世界、各種各樣、以及鳥島的美麗景色等,讓學生感受到了自然界之神奇,加深了學生的體驗,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讀起來自然聲情并茂,喜愛之情自然流露出來。
4、抓住時機,教給方法。
在學生理解知識的同時,我們還注重教給學生一些寫作方法、技巧。如學習第三自然段時,注意指導孩子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
三、尊重孩子,擺正身份,
在教學中,我們力求通過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朗讀和學習的興趣,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
在第一、二自然段的學習中,我們設計讓老師當導游帶學生這些游客參觀,并讓游客隨時提出問題,目的是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自然段的學習,我們采取了小組合作的方式,把課堂交給孩子,教師的巡回指導,更使小組合作充分發(fā)揮作用,真正使課堂成為學生思想活躍、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場所。在這段的學習中,我們設計讓學生帶頭飾扮成小鳥自由活動,教師隨機采訪,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師生充分交流,同時通過老師的評價、引導讓孩子明白環(huán)保的重要。孩子勸說老師帶走鳥蛋、捉小鳥的行為目的是進一步加強思想教育。
練習的內(nèi)容,我們設計了四項,這也充分尊重了孩子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
(四)全課總結(jié)
通過一段鳥島情況被粉碎的資料表現(xiàn),讓學生談領會,目標是滲透排泄德育,教育學生都來敬服動物,掩護情況。
總之,在新課改精力的引導下,為學生建立寬松愉悅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快樂的學習,并且有很大的勞績,是們我這節(jié)課所著力尋求和實現(xiàn)的。